基于语言能力等级的中小学英语教学零碎思考
目前存在的问题
苏版的六年级下册的英语课本第四单元,和七年级下册的英语课本的第四单元,都与道路有关。从主题意义上来看,这两课是重叠或交叉的。在实际的学习中,如何区分这些主题相近的单元学习目标呢?
另外,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觉,辛辛苦苦学了一个单元,参与检测时却发现很多内容都好像没有见到。如何处理所学的内容却好像不是考试所考的内容的这个问题呢?
语言能力视角下的解决方案
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围绕英语能力等级,探究英语教学和测试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为解决英语考试标准各异,英语教学与测试目标分离、学习目标不连贯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案。
语言能力等级学段目标
一级(3~4年级)
感知与积累——
- 能感知单词、短语及简单句的重音和升降调等;
- 能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学习发音;
- 能大声跟读音视频材料;
- 能感知语言信息,积累表达个人喜好和个人基本信息的简单句式;
- 能理解基本的日常问候、感谢和请求用语,听懂日常指令等;
- 能借助图片读懂语言简单的小故事,理解基本信息;
- 能正确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
习得与构建——
- 在听或看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用词简单的音视频材料时,能识别有关个人、家庭以及熟悉事物的图片或实物、单词、短语;
- 能根据简单指令作出反应;体会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不同;
- 能借助语音、语调、手势、表情等判断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
- 能在语境中理解简单句的表意功能。
表达与交流——
- 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介绍自己和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物,表达情感和喜好等,语言达意;
- 在书面表达中,能根据图片或语境,仿写简单的句子。
二级(5~6年级)
感知与积累——
- 能领悟基本语调表达的意义;
- 能理解常见词语的意思,理解基本句式和常用时态表达的意义;
- 能通过听,理解询问个人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
- 能听懂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简单的指令、对话、独白和小故事等;
- 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用所学语言直接传递的交际意图;
- 能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用短语篇,荻取具体信息,理解主要内容。
习得与构建——
- 在听或看发音清晰、语速适中、句式简单的音视频材料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
- 能识别常见语篇类物及其结构;
- 能理解交流个人喜好、情感的表达方式;
- 能根据图片,口头描述其中的人或事物;
- 能关注生活中或媒体上的语言使用。
表达与交流——
- 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的单的交流,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 在书面表达中,能图绕图片内容或模仿范文,写出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三级(7~9年级)
感知与积累——
- 能识别不同语调与节奏等语音特征所表达的意义;
- 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获取关键信息;
- 积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习惯用语和交流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
- 积累常用的词语搭配;
- 了解句子的结构特征,如句子种类、成分、语序及主谓一致;
- 在收听、观看主题相关、语速较慢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识别其主题,归纳主要信息;
- 能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简短语篇,提取并归纳关键信息,理解隐含意义。
习得与构建——
- 能在听、读、看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 能根据听到或读到的关篓词对人物、地点、事件等进行推断;
- 能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 能归纳学过的语法规则;
- 能辨识和分析常见句式的结构特征;
- 能分析和梳理常见书面语篇的基本结构特征;
- 能用简单的连接词建立语义联系。
表达与交流——
- 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表达比较连贯;
- 在书面表达中,能选用不同句式结构和时态,描述和介绍身边的人、事物或事件,表达情感、态度、观点和意图等。
展望
以英语能力等级为准则,整合现有英语考试,以数字徽章为框架改革内容与形式,开发连贯有序的系列测评,适应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评价的多元化需求。